- 相關(guān)推薦
龐然大物文言文閱讀
漫長的學(xué)習生涯中,許多人都對一些經(jīng)典的文言文非常熟悉吧?其實,文言文是相對現(xiàn)今新文化運動之后白話文而講的,古代并無文言文這一說法。那么問題來了,你還記得曾經(jīng)背過的文言文嗎?下面是小編收集整理的龐然大物文言文閱讀,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。
龐然大物文言文閱讀 1
蛙與牛斗
蛙于草中,視牛漸①近,龐然大物也,嫉之。遂吸氣鼓腹,欲逾②于牛,謂伙曰:“吾腹稍大,似牛乎?”伙曰:“去遠矣!”蛙怒,復(fù)吸氣鼓腹,曰:“今如何?”曰:“與前無異。” 蛙暴③起,又吸氣鼓腹,須臾④,腹裂而死。牛歷其旁,踐蛙尸于泥上。此謂不自量力者也。
【注釋】
①漸:慢慢地 ②逾:超過 ③暴:突然 ④須臾:片段
1、下列句中加粗詞的解釋有誤的一項是( )
A、遂吸氣鼓腹(于是)
B、吾腹稍大,似牛乎(稍微)
C、伙曰:“去遠矣!”(距離)
D、牛歷其旁,踐蛙尸于泥上(經(jīng)過)
2、下列加粗詞用法和意義相同的`一項是( )
A、龐然大物也,嫉之
歲寒,然后知松柏之后凋也
B、須臾,腹裂而死
人不知而不慍
C、踐蛙尸于泥上
私擬作群鶴舞于空中
D、牛歷其旁
其恕乎!己所不欲,勿施于人
3、將文中加粗句翻譯成現(xiàn)代漢語。
譯文:
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
4、你從青蛙的悲劇得到怎樣的啟示?
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
答案
1.B
2.C
3.一只青蛙在草中,看見牛慢慢過來,認為是很大的東西,(十分)嫉妒它。
4.示例:要正確地對待別人的”,正確估量自己的優(yōu)勢和劣勢。
龐然大物文言文閱讀 2
閱讀下面文言語段,完成問題。
黔無驢,有好事者船載以入。至則無可用,放之山下。虎見之,龐然大物也,以為神,蔽林間窺之。稍出近之,慭慭然,莫相知。
他日,驢一鳴,虎大駭,遠遁;以為且噬已也,甚恐。然往來視之,覺無異能者;益習其聲,又近出前后,終不敢搏。稍近益狎,蕩倚沖冒。驢不勝怒,蹄之。虎因喜,計之曰,“技止此耳!”因跳踉大口闞,斷其喉,盡其肉,乃去。
1、解釋下列加粗的字
(1)益習其聲 益______________
(2)驢不勝怒,蹄之 蹄______________
(3)以為且噬已也 且______________
(4)因跳踉大口闞 因______________
2、翻譯下列各句。
(1)虎見之,龐然大物也,以為神,蔽林間窺之。
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
(2)虎因喜,計之曰,“技止此耳!”
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
3、這則寓言故事寓意深刻,后來由此演化出一些成語,你能寫出其中的兩個嗎?
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
4、“稍出近之”、“稍近益狎”兩句中的“稍”是什么意思?這兩個字對表現(xiàn)老虎性格有什么作用?
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
5、說說這個寓言故事說明什么道理。
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
6、 有同學(xué)說,文中的老虎連驢都害怕,是只“膽小虎”。你同意這種說法嗎?請說說你的理由。
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
答案
1、(1)逐漸 (2)蹄:名詞用作動詞,用腳踢 (3)將要 (4)于是
2、(1)老虎看到它,(原來)是個巨大的'動物,(心目中)把它當成神。(老虎)藏在樹林里偷偷看它。
(2)老虎因此而高興,盤算著這件事(驢的本領(lǐng)),心想:“它的本領(lǐng)不過如此罷了!”
3、黔驢技窮黔驢之技龐然大物
4、稍是漸漸的意思,兩個稍形象地寫出了老虎小心謹慎的樣子,表現(xiàn)了老虎的細心與機智。
5、貌似強大的東西不足畏懼,只要敢于斗爭。善于斗爭,就一定能戰(zhàn)勝它。
6、老虎對驢的認識有個過程,起初害怕那是因為沒見過,后來經(jīng)過細心觀察,老虎逐步認清了驢子的真面目,進而輕易地把驢子吃掉。由此可見,老虎做事謹慎、機智勇敢,并非“膽小虎”。
龐然大物文言文閱讀 3
原文
黔無驢,有好事者船載以入。至則無可用,放之山下。虎見之,龐然大物也,以為神,蔽林間窺之。稍出近之,慭慭然,莫相知。
他日,驢一鳴,虎大駭,遠遁;以為且噬己也,甚恐。然往來視之,覺無異能者;益習其聲,又近出前后,終不敢搏。稍近,益狎,蕩倚沖冒。驢不勝怒,蹄之。
虎因喜,計之曰:“技止此耳!” 因跳踉大,斷其喉,盡其肉,乃去。
注釋
黔:唐代黔中道,今貴州一帶。
好事者:喜歡多事的人。
慭慭(yìn yìn)然:小心謹慎的樣子。
噬(shì):咬。
益習:漸漸熟悉。益,漸漸。
狎(xiá):親近而不莊重。
蕩倚沖冒:碰撞、倚靠、沖撞、冒犯。
蹄:名詞作動詞,用蹄子踢。
跳踉(liáng):跳躍。
大(hǎn):大聲吼叫。
譯文
貴州原本沒有驢子,有個喜歡多事的人用船運了一頭驢進來。運到后卻發(fā)現(xiàn)沒什么用處,就把它放養(yǎng)在山下。老虎看到它,(覺得它)是個巨大的怪物,把它當作神物,躲藏在樹林里偷偷觀察。過了一會兒,老虎漸漸出來靠近它,小心翼翼的,不知道它是什么東西。
有一天,驢子大叫一聲,老虎非常害怕,遠遠地逃走了;認為驢子將要咬自己,十分恐懼。但是(老虎)來來往往地觀察它,覺得它并沒有什么特殊的本領(lǐng);漸漸熟悉了驢子的叫聲,又靠近它在它身前身后走動,但始終不敢進攻。(老虎)又漸漸靠近,更加放肆,碰撞、倚靠、沖撞、冒犯驢子。驢子不能忍受憤怒,用蹄子踢老虎。
老虎于是很高興,心里盤算著:“(它的)本領(lǐng)不過這樣罷了!” 于是跳躍起來大聲吼叫,咬斷了驢子的.喉嚨,吃光了它的肉,才離開。
閱讀習題
1.下列加粗詞解釋有誤的一項是( )
A. 蔽林間窺之(偷看)
B. 虎大駭,遠遁(逃跑)
C. 驢不勝怒,蹄之(蹄子)
D. 技止此耳(同 “只”,僅僅)
2.用現(xiàn)代漢語翻譯下列句子。
虎見之,龐然大物也,以為神,蔽林間窺之。
3.老虎對驢子的態(tài)度經(jīng)歷了怎樣的變化?請結(jié)合文中詞句簡要分析。
4.這篇寓言諷刺了怎樣的人?揭示了什么道理?
參考答案
1.C 解析:“蹄” 在此處為名詞作動詞,意為 “用蹄子踢”,而非名詞 “蹄子”。
2.老虎看到它,(覺得它)是個巨大的怪物,把它當作神物,躲藏在樹林里偷偷觀察。
解析:翻譯時需注意 “龐然大物也” 是判斷句,“以為神” 省略了主語 “虎” 和賓語 “之”(指代驢),“窺” 意為 “偷看”。
3.老虎的態(tài)度經(jīng)歷了從 “恐懼敬畏” 到 “試探觀察” 再到 “識破攻擊” 的變化。①起初見到驢,“以為神”“蔽林間窺之”,表現(xiàn)出對未知龐然大物的敬畏;②驢一鳴,“虎大駭,遠遁”“甚恐”,進一步體現(xiàn)其恐懼;③隨后 “往來視之”“近出前后”,開始試探觀察,發(fā)現(xiàn)驢 “無異能者”;④最后 “益狎,蕩倚沖冒”,在驢 “蹄之” 后識破其本領(lǐng),“跳踉大,斷其喉,盡其肉”。
解析:需緊扣文中描寫老虎動作與心理的詞句,梳理出態(tài)度變化的三個階段及對應(yīng)依據(jù)。
4.這篇寓言諷刺了那些外表強大而實際無能的人(如 “龐然大物” 般的驢,僅有鳴叫、踢蹄的本事)。揭示的道理是:①不要被事物的外表所迷惑,要透過現(xiàn)象看本質(zhì);②真才實學(xué)才是立足的根本,徒有其表終將暴露無能;③面對看似強大的對手,應(yīng)勇于觀察試探,才能識破其真面目。
解析:需結(jié)合驢的形象與寓言主旨,從 “表象與本質(zhì)”“真才實學(xué)的重要性” 等角度作答。
【龐然大物文言文閱讀】相關(guān)文章:
龐然大物作文11-24
文言文閱讀理解07-16
文言文閱讀答案06-17
文言文閱讀答案09-15
文言文閱讀答案09-25
文言文閱讀練習07-16
文言文閱讀答案04-03
文言文閱讀答案08-29
文言文閱讀例題06-09
文言文閱讀答案10-31